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相關計量技術規范,對溫度儀表行業的發展起到了基礎性的規范與支撐作用。如由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聲學所牽頭制定的 JJF 2189—2025《鉑電阻溫度計用精密測溫儀校準規范》,填補了國內針對此類設備校準的國家計量技術法規空白。鉑電阻溫度計用精密測溫儀廣泛應用于各領域科學研究及工業生產的高準確度溫度測量,是溫度量傳體系的關鍵環節。該規范的實施,為儀表量值溯源提供了科學、統一的技術依據,確保校準結果準確一致,有助于提升溫度儀表生產企業的產品質量,推動整個行業在技術層面的規范化發展。
在產業升級政策方面,國家對工業自動化、智能制造的大力倡導,間接推動了溫度儀表行業的升級。隨著工業自動化水平不斷提升,溫度控制作為工業生產的核心環節之一,對溫度儀表的精度、穩定性、智能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政策鼓勵企業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提升產品質量與性能,促使溫度儀表企業加快從傳統模擬儀表向數字儀表、智能儀表的轉型步伐,推動行業產品結構優化升級。例如,在 “中國制造 2025” 等戰略引導下,眾多溫度儀表企業積極投入研發資源,開發出一系列適用于智能制造場景的高精度、智能化溫度儀表產品,滿足了工業 4.0 時代生產過程中對溫度精準監測與控制的需求。
新興產業扶持政策也為溫度儀表行業帶來了新機遇。以新能源產業為例,國家對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項目的大力支持,以及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帶動了相關溫度監測和控制設備需求的增長。政策引導下的新能源產業大規模建設,使得溫度儀表在新能源發電、儲能、新能源汽車電池管理等領域的應用不斷拓展。企業順應政策導向,研發出適用于新能源領域特殊工況的溫度儀表產品,如耐高溫、耐高壓、抗電磁干擾的溫度傳感器及儀表,不僅滿足了新能源產業發展需求,也為自身開拓了新的市場空間。
總體而言,各項政策從不同角度為溫度儀表行業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在規范技術標準、推動產業升級、拓展市場空間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助力溫度儀表行業在技術創新與市場拓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